专利产品市场充斥着经营者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的行为,什么是冒充专利行为?冒充专利行为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会受到行政处罚。那如何认定冒充专利行为呢?这些问题,下文中给您介绍。
一、什么是冒充专利行为
冒充专利行为是指将非专利技术或者落后技术冒充是先进的专利技术,以骗取消费者信任的一种违法行为。
冒充专利与假冒他人专利不同,冒充专利实际上不发生对其他专利权的侵犯,它标明的专利标记或者专利号是不存在的,纯粹是一种欺诈行为。为了打击冒充专利产品和专利方法,净化市场,保护公众的利益,我国《专利法》规定,冒充专利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冒充者改正并予以公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专利行政管理机构处罚冒充专利行为时,当事人有权利:
1、陈述和申辩;
2、请求承办人员、听证会主持人回避;
3、请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4、要求举行听证;
5、不服行政处罚决定书请求行政复议;
6、向法院起诉。
另外,当事人有义务配合专利主管机关履行职责,具体包括:1、协助承办人员调查;2、向承办人员提供档案、资料、帐册和原始凭证等证据材料;3、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二、如何认定冒充专利行为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非专利产品的;
2、专利权被撤销或者被宣告无效后,制造或销售标有专利标记产品的;
3、专利权届满或者终止后,继续制造或者销售标有专利标记的产品的;
4、为一至三项所述行为人印制或者提供专利标记的;
5、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或者其他专利文件、专利申请文件的;
6、 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与他人订立专利许可合同的;
7、在广告中将非专利技术称为专利技术的;
8、其他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为专利方法的行为的。
9、专利申请(授理)未被授权,在产品上标有专利产品的。
另外,在查处冒充专利行为的第三条规定中,专利权届满或者终止后,继续销售专利权限期届满或者终止前合法制造的标有专利标记的产品,不属于冒充专利行为。
专利申请(授理)而未被授权的,在产品上标有专利申请号的产品,不属于冒充专利行为。
上文就是什么是冒充专利行为,冒充专利行为怎样认定的全部介绍,希望您能获得一些帮助。冒充专利行为会间接地给不特定多数的专利权人的商誉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您发现有人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并给您造成了损害,可以咨询专业知识产权律师寻求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