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知讯
在专利领域,有一个看似和法律常识 “拧着来” 的现象:面对疑似 “非正常专利” 的申请,监管部门的认定逻辑并非刑事领域常见的 “疑罪从无”,反而更倾向于通过证据指向作出 “有问题” 的初步认定。这背后其实藏着专利制度的底层逻辑 —— 我们得先搞懂:非正常专利认定,本质上和 “定罪量刑” 根本不是一回事。
首先得明确两个核心概念。所谓 “非正常专利”,是指那些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而是为了骗取补贴、套取奖励、虚构研发能力等不正当目的而提出的专利申请。这类申请往往缺乏实际创新价值,比如重复申请、抄袭现有技术、权利要求模糊...点击查看详情
本文章发布于2025-07-22,至今的阅读数是~100
阅读更多的文章内容,请关注微信订阅号“专利顾如社区”
每日最全,最新,最热门的专利相关招聘,请关注微信订阅号“知产求职信息”,
或者顾应聘(https://www.guyp.com)